「嘉義輪普」影像調查紀錄發表會 點擊圖片放大

「嘉義輪普」影像調查紀錄發表會

「嘉義輪普」影像調查紀錄發表會109.10.2
(特派記者陳文政/嘉義市報導)農曆七月是俗稱的「鬼月」全省各地在「七月半」都有「普渡」的習俗,嘉義市卻是少數整整一個月,都在分區輪流普渡的城市,形成特殊的「嘉義輪普」,充分展現出嘉義人虔誠的信仰與豪爽的熱情,這也正是嘉義珍貴的宗教文化資源,因此「嘉義市母語文化教育學會」參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109年度嘉義市社區營造點徵選及輔導計畫,特地辦理「2020諸羅普普風社區資源計畫,著手「嘉義輪普」影像調查紀錄,並於10月2日下午3點假北門驛旁的「新高販仔間」二樓舉行影像發表會。
林聰明砂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是剛接任的母語學會理事長,她首先感謝參與計畫及執行的夥伴們,並邀請文化局藝文推廣科科長林依玲,前任理事長高基隆致詞與說明,最後「金龍文教基金會」蔡榮順董事長更發言表示,這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壯舉,期盼學會能持續完成更完整的調查與紀錄,最終能申請文化資產的永久保存。
「辦桌」,曾在嘉義市輪普文化中扮演重要一環。白天祭祀「好兄弟」,傍晚則請「總舖師」將祭品料理成佳餚。出門在外打拼的家人,總會在普渡當天返家團聚,對經商者或民意代表等士紳,也是鞏固人際關係的重要時刻。
    輪普民俗不僅是嘉義市民共有的文化記憶,也在在說明嘉義人飲水思源及不忘本的忠義精神。而如今輪普不再熱絡,從月初吃到月底,親朋好友相招互請的辦桌盛況卻隨時代消逝,而「嘉義市母語文化教育學會」正試著將逐漸模糊的記憶,拼湊尋找回早期的點滴,重現嘉邑在地的民俗風情,希望能獲得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