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嘉義市揑坯壺學會2025壺~藝創作展 》 點擊圖片放大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嘉義市揑坯壺學會2025壺~藝創作展 》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嘉義市揑坯壺學會2025壺~藝創作展 》114.02.09
(記者/林慧茹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三樓自114.2.5--2.23展出《 嘉義市揑坯壺學會2025壺~藝創作展 》於今( 9)日下午2點舉辦開幕茶席。
與會貴賓雲集有~嘉義市文化局長謝育哲,副局長林金龍,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廖瑞章,嘉義市九華山地藏庵董事長黃俊森,嘉義市地政處長饒嘉博(書法家),王浩議員,陳家平議員,傅大偉議員,,,等。此次展覽作者有林春輝老師與林弘哲老師父子檔及林彥彣理事長領軍和44 位學員共展出 150 件作品 。每支造型獨特的手捏紫砂壺創作,都是獨一無二,獨具慧心。創作者以手捏技法,結合藝術性及實用性概念。這次的展覽主題~以雕塑線條、刻劃圖騰、字畫篆刻為茶壺作品特色。
嘉義市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很高興代表黃敏惠市長誠摯祝賀與會貴賓新春愉快~也歡迎民眾撥空來欣賞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手捏茶壺。透過每一個壺也能欣賞創作者的個性在其中。恰逢今年嘉義市建城《 320+1 》期待透過精采的藝術展出,讓大家了解嘉義市豐沛的創作能量與藝術創作的前瞻性。」而嘉義市揑坯壺學會會員陸續將在各縣市文化中心舉辦揑坯壺創作展,林春輝老師期待~以嘉義為本,將學會特有的揑坯壺製壺技法推廣到各地。
嘉義市揑坯壺學會-是由春輝陶坊林春輝老師(註一)和學生所創立的學會,其協會創立於2014年,在2025已經邁入第 11 年,目前會員有 128 位。
林春輝老師從事手捏壺已經20幾年,從嚴選材料,到研究材料混合搭配的純熟調配,從泥土變成壺器,從手藝變成藝術,如今林春輝老師也是台灣手捏壺界的佼佼者~領頭羊!!從早期少人製壺到現今手捏壺的愛好者日益增多,林老師感到十分開心。因為一項美好的技藝傳承有人,相信是每位身為老師所欣喜與樂見的。林春輝老師自86年教學以來桃李滿天下,五年前,兒子林弘哲也繼續接棒,傳承古老的傳統技法「捏坯車胎」製作茶壺。
林春輝老師教導會員均以【揑坯車胎】法製壺。手捏壺具溫潤美感, 需多了份技巧與耐心。
每位會員的創作可以是自己日常對人生的內省和體察大自然的感觸,投入創作精神;也是開啟自己與壺的對話之旅~進而製作一把美觀又實用,會呼吸的茶壺。
在創作型態上,指導會員都以『非仿自然』為宗旨,而且就對萬物生命的感動,以內省的情感沈澱出一種與自然生命相契合的藝術風格,再表現於作品上。
本次展出特點在~刻劃出文字、山水、人物、花鳥或線條圖騰鏤空,給予作品另一種古樸自然的藝術型態呈現,頗具『文人壺』的特質。
此次展覽作品均以【揑坯車胎】法製壺,此法於明朝正德年間已有,其名為後人李景康、張虹所撰的《陽羨砂壺考》中以「揑坯車胎」定名之。
一開始初坯以手揑成型,再加以雕塑、刻劃、車胎而成,其特色是不受機械、印模之限制,自由發揮、造型變化,能揑製塑造出各種造型的藝術茶壺,而且每一只壺會考量到造型是否流暢、自然生動及實用性。民眾欣賞時可以觀看其壺嘴、壺紐、壺把三個賞析點之巧妙變化!

理事長林彥彣表示:「感謝貴賓的蒞臨,尚在新春期間邀請大家來欣賞手捏"壺器"為大家帶來"福氣"!!手捏壺是很有溫度的手作藝術,其古樸自然或者典雅風韻都有其魅力之所在,展出期間歡迎來品味欣賞!」
林春輝老師表示:「因為揑坯製壺完全手工,作壺時間長,技術難度高、需要專心與耐心,揑壺者投注自己的精、氣、神於其中,所付出的情感越多作品就越有生命,也是最能表現出作者真正修為。透過本次展出,學會學員發揮創意巧思,以藝會友,而參觀民眾欣賞手捏坯壺的質樸魅力,更透過傳統與創新的共融的形式,促進【揑坯車胎】法製壺文化的和諧與凝聚力,讓嘉義市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新春的喜悅。」
這次展覽之所有作者誠摯邀請您共同來欣賞精彩的-手揑壺創作之美-!!

(註一)林春輝老師

嘉義市揑坯壺學會榮譽理事長
春輝陶坊負責人
嘉義市社區大學-生活陶藝課程指導老師
嘉義九華山地藏庵菩提樓-生活美學陶課程指導老師
大同技術學院茶文化系,手捏陶藝指導老師。

IMG_4248.jpg

IMG_86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