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綻放,舞動精彩」嘉義縣創意美學協會會員聯展友善連結敏道家園身心障礙朋友梅嶺美術館跨年展出~ 114.01.03
(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嘉義縣創意美學協會自113年12月31日起至114年1月5日於梅嶺美術館展出「花語綻放,舞動精彩」會員聯展,並友善連結敏道家園身心障礙朋友們展出。12月31日早上十點並舉行開幕茶會。嘉義縣長翁章梁及朴子市長吳品叡親臨致意。
嘉義縣創意美學協會自104年成立至今,邁入第十年。由榮譽理事長陳碧蘭,前任理事長蘇奕菁,現任理事長陳阿梅的帶領之下,深深受到會員們肯定及協會顧問們對會內成員的學習成長,各項展演,藝文活動推廣非常支持,各個出錢又出力,目前參與協會人數已達88人。
協會以‘’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推廣人文、創意、美學為宗旨。
以花藝設計為主,書畫為輔,融合手工藝、音樂、舞蹈、醫學、建築、紙雕、,陶藝、社會服務……等多元藝文活動,藉以提升生活品味,為落實真善美的和諧社會。
因應後疫情時代,榮譽理事長陳碧蘭以花藝表現「登高望遠」紓以情治,仁者樂山,取自大自然的松木蜿蜒象徵高山意象,柔軟的鮮綠藤蔓延綿前進,絲瓜絡點綴成山之一景,變化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鋪陳詩人筆下的~清風明月自往來,流水高山無古今。陳碧蘭榮譽理事長自69年執教花藝,育才無數,以此取材於大自然的作品~也喻意大家放寬心懷,生活俯拾皆美,松下木,瓜上藤,林間花...皆可透過巧手巧思,賦予生命,使之永續,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現任理事長陳阿梅(擅長繪畫,花藝,麵包花,)則表示:
「本次在梅嶺美術館展出適逢元旦,與會員黃小娟,劉慧蓮共同以「孔雀迎新春,百花齊爭豔」為主題,並用"蘭花"為孔雀羽毛的設計,來形塑孔雀美麗的之形象,營造繽紛燦爛、百花爭艷迎新年!在人們的心目中,孔雀被認為是鳥類中最善良、最聰明、最熱愛自由與和平的。其美貌廣受讚譽,優美的身姿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描繪出一種優雅高貴的氣場,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審美之美感。
孔雀羽毛像徵著堅定不移的愛。在中國佛教中,孔雀被認為是神聖的,是神話中「鳳凰」的化身。作為一對,象徵陰陽結合,代表家庭和睦。這體現了人們對愛情、婚姻的神聖、敬畏之情,具有成雙成對的象徵意義和好事成雙的吉祥內涵。
展覽包含在梅嶺美術館一二樓全館,有朴子市著名紙糊大師蔡承哲的松鼠,氣球狗紙糊作品,林勳諒老師精采的水彩畫作,施博憲行雲流水的草書書法,業餘攝影好手李鴻琴攝影創作,麵包花,多肉組合....,尤其是邀敏道家園身心障礙朋友們共同展出~精彩可期,誠摯歡迎大家前來欣賞,或是加入協會,共同學習成長!!」
敏道家園涂淑錦院長表示:「感謝嘉義縣創意美學協會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展示由身心障礙朋友們創作的作品!本次聯展於梅嶺美術館二樓舉行,展期至1/5,誠摯邀請大家前來欣賞這些充滿創意與生命力的藝術作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來自我們身心障礙朋友們的巧手,每一幅畫都以貝殼拼貼而成。在創作過程中,他們耐心地將數千片貝殼一片片拼接,歷時兩到三年,才完成這些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花語綻放舞動精彩」會員聯展展期至1/5,內容豐富~包括花藝,書畫,手工藝,攝影,陶藝……等邀請藝文同好蒞臨欣賞。
更多...
浪漫嘉義水彩群星匯集~何燿州《微光的故事》虛實轉換,氣蘊生動~水彩創作個展嘉市文化局展出
浪漫嘉義水彩群星匯集~何燿州《微光的故事》虛實轉換,氣蘊生動~水彩創作個展嘉市文化局展出 114.01.01(記者林慧茹/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文化局3樓自113.12.25-114.1.12展出何燿州《微光的故事》水彩創作個展。12月28日下午2點舉行開幕茶會,水彩群星匯集,嘉義市美術館陳佳琦館長代表黃敏惠市長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嘉義縣市一家親。嘉義縣文觀局王泊清主任(民雄表演藝術中心)陳家平議員蒞臨致意~適逢嘉義建城320年第32屆管樂節,開幕當天有博愛國小木管五重奏演奏〈水上音樂〉及GOODNEWS薩克管重奏團演奏輕快音樂,與畫展相得益彰,為歲末迎新獻上祝福。嘉義畫都的浪漫天空下閃耀著畫界巨星~國際著名水彩大師、國內外各大美展評審召集人謝明錩老師,南美會及中華亞太水彩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南郭綜合醫院郭宗正總裁,台灣山水風景水彩巨擘郭明福老師,嘉義畫壇重量級前輩陳政宏老師,陳哲老師,嘉義大學前副校長榮譽教授劉豐榮,嘉義縣文化獎蕭吉川書法家並送上「和光同塵,與時舒卷」賀詞祝福……貴賓蒞臨匯聚能量,讓2024充滿著豐盈與豐盛,開幕聚會開啟了2025新年能量!《微光的故事》訴說著畫家歷時近二千個日子的心情故事~轉化成65張動人心弦畫作。南美會及中華亞太水彩協會理事長郭宗正總裁表示:「何燿州為中華亞太水彩協會薦選畫家。從小出生嘉義市,深受嘉義文藝氣息薰陶,為嘉義的自然景色所開闊,更被嘉義的人文感情所觸動, 尤其是從生活周遭發掘題材,將過去所觸動心情的景色一一畫下,作品中有不少南台灣的風景,透露出他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與鍾情~基層勞動者揮灑汗水的付出;陳舊的火車,駛過千遍的路線,帶領遊客走過歷史的歲月;家人之間午後的愜意時光。畫面讓人溫暖感動,那習以為常的日常,卻看到苦澀滄桑;興奮激昂!!」走過世界各地66個國家的國際水彩大師謝明錩老師說~「世界走透透,較少來嘉義。來嘉義真是感受到南台灣的熱情了!」並繼續表示:「這次水彩個展非常精采,身為一個好的藝術家第一點,看有沒有藝術眼光?這個很重要!藝術眼光就是~想要讓人家感動什麼,看到什麼?那畫面是讓人觸動心靈~有感覺,有感動的。心中想要說什麼~?燿州的畫讓人一秒就可以了解他想說甚麼~第二點是畫家的品格,燿州在創作時純粹的心意,被燿州的技巧、深度所感動~虛實轉換,氣蘊生動;充滿動感,轉化提升;色彩鮮度,微光轉換;他只想畫好一幅畫~投身藝術也是種修行。這情操是令人讚賞的。」~並以遊歷過後的經驗分享~「我們的水彩畫在世界上~全台灣是數一數二的!北部的台灣水彩畫是非常蓬勃發展的,而此番前來嘉義看展亦是令人驚豔!!水彩真是很好的媒材,歡迎大家一起來推廣。」嘉義重量級畫家陳政宏老師說明:「燿州高中時來跟我學畫,後來北上唸書。展覽前我先看到他的畫~用色、用筆、用水、淋漓盡致。已經有了相當的成績。尤其是他以甲骨文、青銅器、古老的鐘鼎為題材。所做的所畫的作品~可以感受到自身正在努力邁向繪畫的另一高峰,向前探索屬於自己的風格,路線。幾天前,我到台北參加臺陽美術協會的聚會,剛好碰到郭明福老師,我跟他提及燿州要辦畫展的事, 他也很讚賞燿州,並說:「這些日子以來他的水彩繪畫,進步相當神速,一日千里,好像用飛的一般。是水彩領域裡的明日之星。」回來嘉義我告訴燿州,他很高興。但他很謙虛,低調。只關注於自身的創作。學習耶穌基督的精神~希望讓這世界更美更充滿愛與和平 !祝他畫展圓滿成功!!」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同時也是嘉義縣美術協會理事長顏永中說明:「身為燿州的好友,在嘉義縣市交融共和的畫都天空下,我們有類似的成長背景與共同的興趣喜好。這一次的個展《微光的故事》,共展出燿州四年來精選的65張畫作。可以看到主要扣合在兩個部分,其一是他對生活周遭的感動;其二是他寄情於杉林溪谷之間的生活想像。「微光」可以看到燿州想藉由微小的光線,來發展屬於自己的水彩大夢,水彩這個媒材,是燿州從小到大最擅使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因早年忙於學校行政事務,無暇專注於藝術創作,因此停頓了一些創作時間,近幾年卸除行政的情形下,又重拾畫筆,寄情於水彩創作。《微光故事》可歸結兩點:(一)生活的感動 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中,燿州對生活周遭所呈現的題材,如小花、小草、阿里山火車、校園小角落、街頭轉角、老夫妻攜手田間;只要是一點光線能產生一定的戲劇效果,都是燿州老師入畫的生活題材。光線對一個藝術創作者是何等重要,由1874年印象派所引領出的外光觀念,讓我們對光線在藝術表現上更加崇敬,也對光線的論述更加慎重,由此可見藝術家對於光線的敏感度。這一次以微光的角度來論述展覽,就是想藉由光線來發散對生活的感動。(二)寄情山水: 燿州老師寄情於山水,他是一個重機愛好者,他常在空閒時駕駛重機馳騁於山林之間,可見燿州老師對接觸大自然的渴望,這點也可從其作品表現看出端倪,近年來他時常將山谷、溪流、田間、大山、大海、表現其作品中,這樣的題材將藝術家帶往一個;身心靈都舒適的境界,從大量的杉林溪谷水流作品中,可看到燿州對大自然的想望。燿州的水彩學習歷程,跨越台灣八零年代及九零年代,當時的台灣水彩屬於一個大鳴大放的時代,揮別過去的水彩觀念,引入一些更是新式的水彩表現技法,而帶領這風潮的水彩畫家有郭明福、謝明錩、楊恩生等人,燿州有幸與郭明福老師學習水彩技法,讓他對水彩表現有更進一步的精進。由於近幾年接觸台灣多位水彩畫家,如前面所述郭明福、謝明錩、吳尚靜、洪啟元、林裕清…等接觸與交流,讓其在水彩表現上又更加精進。透過中間色調的使用,和水分的掌握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放眼嘉義地區以油畫表現為主的藝術圈,燿州水彩創作可具代表性。」1969年出生於嘉義,目前服務於博愛國小的何燿州老師表示:「歷經跟著黃照芳老師學習兒童畫,又在陳政宏老師的指導下重拾畫筆,也深深開啟了我在西畫方面的眼界。上台北之後有機會在郭明福老師的門下學習,看到了北部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技法,也包括這幾年來林裕清老師在繪畫上給予我許多的提點,參加水彩協會及義大利參展都是很棒的經驗值。所以一路走來感謝許多老師的提攜,除了繪畫技巧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老師們對於繪畫態度的堅持與努力,直至今日前輩們都還在奮鬥創作的路上,這些都帶給我很深遠的影響。創作初衷是從生活體驗當中擷取感動的片刻,經由個人的觀點再現出水彩特有的透明溫度,希望給予人情感上的共鳴。創作對於我而言,不只是技巧上的磨練,更像是抒發心情的一種工具。相信喜歡畫畫的人都知道,當你畫出心中理想的作品,那種滿足感是無法取代的。藝術教育推廣更是我的職志,期待的是~有民眾因為欣賞作品之後而對水彩產生興趣,然後進而學習甚至創作。」這次展期間會有 何燿州老師親自於假日早上十點導覽及四場水彩現場演示(1/4、1/5、1/11、1/12共四天的 下午二點),希望有興趣的民眾可以踴躍參加。「翰墨情緣-嘉義市教師書畫協會114年會員暨書畫名家邀請展」嘉義市文化局隆重展出
「翰墨情緣-嘉義市教師書畫協會114年會員暨書畫名家邀請展」嘉義市文化局隆重展出 114.08.18(記者林慧茹/嘉義市報導)「翰墨情緣-嘉義市教師書畫協會114年會員暨書畫名家邀請展」8月17日下午2時30分,於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4樓開幕。下午1時30分率先邀請樂團與博愛社區大學敦煌禪舞團演出視聽饗宴。本次展覽自8月13日(週二)起至9月7日(週六)止,於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4樓展出。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蒞臨現場;議員傅大偉、陳家平、黃露慧、王浩、書法名家前嘉義市政府地政處處長饒嘉博、台灣文聯台灣書法家協會沈榮槐會長、書法名家陳嘉子教授、嘉義文化獎蕭吉川理事長、書法家暨企業家林呂永松、中國書法學會陳銘鏡理事長、華夏藝術畫院柯育沅院長及秦立錦秘書長、藝術家何宗烈董事長、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育哲、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陳佳琦及來自全台各地的書法協會會長理事長及在地藝術家等,均參與盛會。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教師書畫協會」前身為「嘉義市退休教師書畫協會」,創立於民國88年,迄今已邁入第26年,是嘉義市重要的人文藝術協會之一,教師書畫協會這幾年的展覽主題,勇媽市長如數家珍的唸出來,因為勇媽市長幾乎都有親蒞到現場,不只是祝福,也是無限的感謝~7月份歷經百年來的大風災,市容毀壞,尤其是許多珍貴的大路樹傾倒,觸目驚心,許多人心靈受到衝擊。所幸,經過大家的通力合作,已經都日漸恢復。而且能夠舉辦這麼好的北中南及二岸書畫家精彩的藝術作品呈現藝文交流,讓嘉義畫都充盈文化量能光芒蘊照;文化局公共的展示空間,讓名家們優雅的書畫藝術展示於市民朋友的面前。再次感謝教師書畫協會為了嘉義市的人文底蘊的積累厚植,不斷耕耘努力。」為擴展藝術視野與交流廣度,第十屆理事長林姿吟今年特別策辦「翰墨情緣」會員暨書畫名家邀請展,攜手台灣文聯台灣書法家協會與華夏藝術畫院共同主辦,集結書畫名家與協會會員的精湛創作,期待透過展覽平台促進藝術對話,激盪創意火花,讓彩筆飛舞、墨韻悠揚,在嘉義這座文化之城繼續蔓延。本次展出作品約近二百件,作品豐富場面盛大~涵蓋書法、繪畫與陶藝等多元媒材:書法部分網羅篆、隸、楷、行、草及榜書等書體,筆力蒼勁、風格多元,各展其長;繪畫作品則涵蓋水墨、彩墨、工筆、油畫與絲畫等形式,兼容傳統與當代觀點,呈現豐富的視覺語言;陶藝創作亦融入書畫精神,形式別具、意涵深遠,充分體現台灣藝術創作者對文化精神的堅持與創新。教師書畫協會長期深耕藝文教育,此次聯展不僅為年度創作成果的展現,更凝聚地方藝術能量,為嘉義注入源源不絕的文化動力。誠摯邀請各界先進、藝文同道與社會大眾蒞臨觀賞,攜家帶眷共賞翰墨風華,在墨香與樂聲交織中,體驗傳統與當代交融的藝術魅力。後製如新,修復如舊【陳玉峰大師佛像修復展】高明寺再現風華
後製如新,修復如舊【陳玉峰大師佛像修復展】高明寺再現風華 114.08.09(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時序立秋剛過,朴子高明寺在2022歡慶百年以來,持續有重要展覽與大家見面。2025.8月份展出台灣第一代傳統彩繪匠師~陳玉峰佛像修復展。朴子高明寺僧侶早期有使用卷軸類的佛像畫來舉行經懺法會佛事,而經懺法會佛事為中國佛教的特色之一,懺悔也是佛教中重要的實踐行門。而陳玉峰為臺灣百年來重要的第一代臺灣彩繪匠師,在日治時期他研究吸收西洋及日本的現代美術養分,轉化成自己獨特風格的畫風,超越當時一般的畫師而聞名,座右銘是“水滿浮舟”,以其謙遜踏實,崇尚自然的古典雅緻繪畫廣受好評。如今修復的作品讓人欣賞之後有歷久彌新之感。這次展出的作品大約在1958年至1960年,他為朴子高明寺繪製的多幅畫作即是這類型的卷軸類佛像畫。以當時陳玉峰創作年代與背景來看,完成於民國47年(1958)的朴子高明寺畫作屬於中國傳統工筆重彩畫範圍,主要用礦物的色粉、天然的顏料與水、膠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用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如水陸畫大多採用工筆重彩畫法,勾勒首重白描線條、渲染十分細膩,毫髮入微,工穩謹嚴,即便是衣服上細小的圖案紋樣都畫得十分精緻,用色十分豐富,顏料層次分明敷彩濃重,富麗堂皇。高明寺表示~「 陳玉峰畫作應有參考明清時代的水陸畫特點,如明代水陸畫開始表現出世俗化的時代特點,塑造的形象多為人們所樂見,表情多安靜慈祥,平易近人、用色明亮而艷麗。」雲科大曾永寬教授則指出「陳玉峰為日治時期臺灣第一代寺廟彩繪藝術匠師,他曾師從水墨畫家呂壁松及粵東來的彩繪師學習工筆及油漆技法,所以在畫法上有工筆重彩的華麗與寫意的閒情平淡。陳玉峰加入細膩的工筆重彩襯托出注重裝飾效果的傾向,尤其在背景的處理上採用更具裝飾性的畫法。本次展出佛像作品有華麗的效果和飽滿的畫面,也有一些是表現出簡明的趨勢,吸取文人畫法與採用水墨淡彩的畫法,追求人物姿態的活潑與物體的動感,這些都能從其朴子高明寺畫作中,看出時代融合的箇中特色與這批紙本畫作的重要性。」嘉義縣文觀局長徐佩鈴表示:「本件古物於111年12月7日經嘉義縣政府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府授文資字第 11102818652號),古物名稱「朴子高明寺陳玉峰佛畫像」;之後於113年1月15日重新指定其名稱為「朴子高明寺陳玉峰佛像畫」是陳玉峰老師畫作的專有名詞(府授文資字第1130011602號),可見其文化資產價值的重要性。」朴子高明寺委託雲林科技大學曾永寬教授團隊執行110-111年嘉義縣列冊追蹤文物-朴子高明寺西方三聖佛像、陳玉峰佛像畫文物調查研究計畫,進行此批古物現勘檢視,其中「朴子高明寺陳玉峰畫佛像畫」,1案7件~~分別為:釋迦牟尼佛(主尊)、藥師佛、阿彌陀佛(左脇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尊者、伽藍尊者。這批陳玉峰佛像畫原為閒置於庫房的卷軸佛像畫,後來被高明寺蔡宏二董事(時任總幹事)整理庫房時發現,才重新裝裱,並固定掛在後殿二樓壁上。當時被發現此重要文物並初步裱框懸掛於後殿大雄寶殿二樓牆壁上。但保存環境因處於頂樓,偏高的溫度及相對溼度,對保存的危害是材質將老化較快速,而高溫高濕也容易有生物性危害,如黴菌孢子會附著於紙上並在高溫高濕下滋生繁殖,導致褐斑、黴斑等漬痕。 由於本案古物材質為紙質(纖維類),易受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高低影響而吸收水份,因此改變面積更容易遭受水害,而紙質文物長久置於溫、濕度過高的環境中則易引起水解反應而導致纖維素的劣化,如褪色、黃化、脆化、變形、破損與開裂等狀況。於是,朴子高明寺再度委託團隊提出維護修復計畫並進行修復,團隊是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曾永寬教授所帶領的師生以及書畫裝裱和書畫修復資歷超過38年的優秀畢業系友-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修復師葉竑毅所組成。葉竑毅修復師表示:「修復本次展出的七件作品中三寶佛為再修復的佛像畫,可見年代久遠有修復的痕跡(約67年);其餘四件則發霉較為嚴重,經過處理,‘’修復如舊,‘’保存其原有的時代紀念痕跡。但以較好的狀態呈現給大家品鑑。但未來建議在文物收藏的時候注意妥善收藏。」高明寺陳英毅董事長表示:「首先要感謝高明寺蔡宏二董事(時任總幹事)在庫房發現此七件捲軸,並予以裝裱保存。但因年代久遠,紙質變異,亟待修復。幸虧陳浚沂常務董事的人脈深廣,得以邀請到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復系曾永寬教授師生團隊來幫忙,並得到縣府文觀局的重要古物認證,再邀請到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修復師葉竑毅老師鼎力修復。在蔡順仁總幹事精心籌畫下,得以順利開展。如此凝聚了內因與外緣,終於因緣俱足。佛法的因緣果報,得以再次的驗證。感謝所有參與的好朋友們,謝謝大家!」陳浚沂董事則分享:「本展當初起源於為修復韋駄尊者,而祂是護法神,因此牽連出其他神尊的修復與鑑定(以及百年高明寺誌禮請闞正宗教授編寫);並獲政府機關單位的重視與肯定。殊勝因緣令人感到佛法的神奇與不可思議。這段時間也特別謝謝闞正宗教授及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曾永寬師生及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修復師葉竑毅組成修復團隊及大家的幫忙。」2025/08/01~8/17(其中法會休息),9/15~9/27於高明寺藝文展示室展出「陳玉峰佛像畫修復展」,歡迎父老鄉親與愛好藝術美感的好朋友們,蒞臨觀賞,期待您的光臨,共同見證這場結合藝術、歷史與修復技藝的文化饗宴。(感謝陳英毅董事長提供部分照片。)曾維民老師領軍「全嘉樂起來合唱團」與美國「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美聲交會鼓舞人心
曾維民老師領軍「全嘉樂起來合唱團」與美國「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美聲交會鼓舞人心 114.08.02(記者林慧茹/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文化局演藝廳7月31日舉辦TICF25 國際合唱音樂節 --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嘉義場次演出。本場演出特邀--全嘉樂起來合唱團、指揮曾維民擔任開場演出團隊。二個的合唱團演唱客家民謠“油桐花”餘音繞樑,廣受好評,令人回味無窮。來自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由歐瑞德博士於2010年創立,致力於匯聚優秀歌者參與國際巡演與音樂節演出。合唱團以精湛音樂素養聞名,曾於西班牙托羅薩、義大利阿雷佐等國際合唱賽中屢獲佳績,並受邀前往中國、日本、德國、荷蘭、西班牙、保加利亞與土耳其等地的音樂節,與國際合唱同好攜手,將音樂分享給世界各地的觀眾。嘉義市著名指揮曾維民老師表示:「老實說這次接到這樣的演出實在是有一點受寵若驚的。因爲我們是以--‘’第三屆的全嘉樂起來合唱團‘’的名義來演出。成員幾乎都是臨時成軍的。我在6月初接到演出的訊息,7月31日演出對我們來說簡直就像在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原因是很多團員都沒唱過合唱,更不要說上台表演了。而且一個星期才練一次,只有8個星期準備,我只好把民歌拿出來做為演出曲目,再搭配錄音檔讓他們回家練唱。我看到演出的聲部還是不理想(缺男高音、男低音及女中音)邀請今年曾帶領巡迴演出的嘉義民歌合唱團的伙伴來支援,再加上幾個臨時有興趣的朋友,這樣總共有60幾個成員。聲音音色不一致是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調整他們唱歌的位置,大家感受到了我壓力,也都很認真的來練習。聲音總算是有一點起色時,我們的心情是飛揚的,能夠在把握住那個節奏,隨著音符彈跳起飛,掌握住抑揚頓挫的聲音,絲絲入扣的節點回響,那不是仿若回到了年輕的感覺?雖然有點緊張卻又做得很好!合唱團的魅力(註一)就是如此吸引人。這一次的行動藝術體驗,美國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在指揮Allred的巧手下,展現了天籟的美聲與收放自如的完美演出,讓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我們都有了很好的收獲,音樂無國界,這樣的國民外交值得肯定。最後也要感謝文化局謝育哲局長、表演藝術科趙曼妏科長的居中協調,讓我們能夠有好的休息與發聲的場地,衛生局廖育瑋局長、企劃科施懿珊科長的加油打氣,長青園鍾佳容主任、雋銅國際有限公司巫佳郎老師與筱雯的大力幫忙,未來也歡迎喜歡唱歌的朋友加入我們。大家繼續加油了!」今年除了精湛詮釋傳統合唱經典,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積極與世界各地的作曲家合作,委託創作讓來自不同文化的聲音在合唱中匯聚。每年定期於鹽湖城地區演出,並發行多張專輯,以精湛技藝與豐富表現力,持續拓展美國當代合唱藝術的高度。嘉義市政府歡迎並致謝全嘉樂起來合唱團與美國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雙方的成員。特別準備了特製的彩繪頭巾與嘉義名產旺來山鳳梨酥,致贈給每位來訪團員,並附上精美磁鐵(Brave to go ahead)留作紀念。曾維民老師領軍「全嘉樂起來合唱團」響應TICF25 國際合唱音樂節 與美國「鹽湖城藝術家合唱團」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美聲交會鼓舞人心。這不只是一場音樂節,更是一次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心靈交會。歡迎喜愛音樂欣賞的民眾持續關注接下來的嘉義市音樂節活動演出。後記:/感謝曾維民指揮接受採訪,資料提供。(註一)合唱團的魅力在於其集體演唱的藝術形式,能透過聲部協作帶來豐富的聽覺饗宴。 這種形式不僅促進成員的品格發展,如培養自律與自信,同時也能帶來身心益處,例如情緒的滿足感,這讓合唱團成為一種具備多重吸引力的藝術與教育活動。才女藝術家張秀凰創作個展「色彩再對話」延續蜜色呼吸於花開藝文空間再相見
才女藝術家張秀凰創作個展「色彩再對話」延續蜜色呼吸於花開藝文空間再相見 114.07.31(記者林慧茹/嘉義市報導)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家們用色彩線條色塊來表達自己,並因著時間的軸線來分享自身藝術創作的信念、傳遞專屬自己生活訊息最重要的工具。嘉義市--花開藝術茶空間--自7.20~8.20展出嘉義才女藝術家張秀凰創作個展--‘’色彩再對話‘’以色彩頻率的振動帶來新時代美學感動。這是繼6月份的穀倉美術館的‘’蜜色呼吸的延伸之境‘’展覽於花開藝文空間再相見。7月27日下午三點於展出空間舉辦開幕茶會,貴賓者眾。藝術家前輩陳哲老師表示:「作者有內涵,外表柔美,喜歡加上白色,色彩亮麗真的畫如其人,作品很適合收藏,尤其是掛在大公司大的辦公室,很大氣。」藝術家前輩陳政宏老師致詞說:「作者個性溫文婉約,常給人很溫馨很有親和力。作品構圖簡約色彩柔美,一進展場就感受那份輕鬆自在與溫馨感,真是畫如其人。」當代藝術家鄭建昌老師表示:「女性色彩是作者的特點,那如糖果般甜甜的色調,畫面簡約,這次的作品更加上立體幾何,還有在畫作上加上現成物的組合,很有新意,雖然是秀凰新的嘗試,作品相當成熟完整,希望她在往後的創作更進一步。」主視覺中的薄荷綠/象徵著清新、活力、自然、平靜與舒適。它是一種柔和而清新的顏色,帶來令人愉悅的視覺感受。代表著希望與新的開始。在色彩心理學上,薄荷綠被認為代表著健康與自然和諧。粉紅色/粉紅色的意義涵蓋了甜美、純真、溫柔、可愛、青春、期待愛情、感謝、以及關懷、同理心等正面含義。粉紅色是一個多層次、富含情感與文化意涵的色彩,既代表著溫柔、愛與純真。張秀凰 (Shiow Haung Chang )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碩士,嘉義文創園區駐園藝術家,現任嘉義市美術協會總幹事。創價學會嘉義區志工帶領人。專注於藝術創作道途。早期師從水墨大師張碧寅(歐豪年畫派)學習,後跟隨陳政宏老師學習西畫素描,後再繼續於當代藝術的範疇與鄭建昌老師學習。出版著作,經常擔任藝術展覽主持人,策展人及近期為2024高雄駁二藝術博覽會(策展人)在畫界擁有好人緣的才女畫家。本次展出“色彩再對話”主要是以色彩對應生活中所感知共鳴~~最喜歡現代藝術前輩畫家林壽宇的極簡主義,其畫風亦受其影響。在精簡與虛實之間表現自如。本次創作理念表述了~~繪畫藝術是內心率真的呈現,每一筆觸都是心靈的私語,每一抹色彩皆是情感的流淌。生活中的種種觸動,無論是片刻的寧靜、瞬間的悸動,或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領略,皆能透過彩筆真實地在畫布上流露。對張秀凰而言,繪畫不僅是技法的展現,更是與自我對話的過程,透過簡約而純粹的繪畫線條,將無形的思緒轉化為有形的意象,在有限的畫面中因著色彩,開啟無限的想像維度。張秀凰表示此次個展的作品,是我近年來對生命與自然的體悟,也是內心世界的映照。張秀凰藝術家試圖以最真摯的筆觸,捕捉那些難以言喻的靈光,讓畫布成為情感的載體,在色彩與形構之間,陳述生活中的心靈萬象。期待觀者能在這些畫面中,感受到共鳴的溫度,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詮釋與感動。繪畫藝術是內心率真的呈現,每一筆觸都是心靈的私語,每一抹色彩皆是情感的流淌。生活中的種種觸動,無論是片刻的寧靜、瞬間的悸動,或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領略,皆能透過彩筆真實地在畫布上流露。對我而言,創作不僅是平面的揮灑,更包含立體的探索——透過不同形態的堆疊與對話,構築出更具層次的藝術語言。這次的個展作品皆是簡約的造型但並非單純的形式追求,而是試圖以最純粹的語彙,呈現內在的秩序與混沌、穩定與變動。在色彩、線條與結構的交織中,感受那些未被言說的思緒,並在觀看的過程中,喚起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想像。創作終歸是一場真摯的邀請,願觀者在色彩與結構的交織中,感受那些未被言說的思緒,在作品中尋得屬於自己的共鳴。誠摯邀請您前來,感受另一場湧動的感官旅程!色彩再對話-張秀凰創作展展期:114/7/20-8/20開幕式:114/7/27(日)下午3:00展場:那時花開藝文空間(需預約參觀)嘉義市東區新生路576巷106號台德藝文閃耀王以亮,王德合,段大中,周文麗《微碼之光-新存在主義藝術》柏林熠熠生輝
台德藝文閃耀王以亮,王德合,段大中,周文麗《微碼之光-新存在主義藝術》柏林熠熠生輝 114.07.19(記者林慧茹/台德連線報導)本次展覽緣起於中山大學 西灣學院 王以亮教授,他受邀請於德國柏林--克特•姆赫哈波特 博物館(柏林Kurt Mühlenhaupt Museum)第一館空間展出 ,展出作品28幅傑作,以藝術結合科學與哲學,創新自旋風格,獲得熱烈回響與肯定。德國微碼藝術策展人林婉千與王以亮教授並聯手策劃自7月17日~8月31日--邀請台灣藝術家王德合、周文麗、段大中也於德國柏林 克特•姆赫哈波特 博物館二館空間同時連袂展出。7月17日開幕式嘉賓出席踴躍下午七點,貴冠雲集,開幕演出表演由德國、台灣、日本三國藝術家組成的當代前衛音樂「音樂行爲泛音表現藝術」開場演出。王以亮教授受邀於開幕演講,台灣駐德大使謝志偉伉儷蒞臨,德國劇作家Peter 夫妻,前駐義大利官員何先生..等貴賓蒞臨。謝大使特別與會致詞,爲台灣發聲。王以亮教授榮獲美術館高度肯定其作品傑出貢獻、並獲典藏兩張作品,館方特頒予「 藝術傑出貢獻獎」,謝志偉大使見證頒獎。王以亮教授2015年創立~「新存在主義藝術運動」以哲學家保羅田立克所倡議的新存在主義爲藝術內容,加入來自新物理的量子自旋的靈感,創立獨特的自旋風格,強調關懷生命與終極盼望,將藝術、科學、哲學的融合,以藝術觸碰心靈的重建。這次7月17日開幕有台灣--嘉義高中的許瓊文老師帶著嘉中來德國遊學的學生們與柏林當地師生一起前來參加開幕,她更於活動中義務擔任藝術家導覽的德語翻譯,讓開幕式溝通順暢,以藝會友,促進文化交流。王德合老師表示:「大家一起來支持與欣賞畫作,許許多多友誼成就了一個美好的開幕夜晚。」這次柏林展出作品除了展出王德合老師6件台灣帶來的百岳油畫創作,還有21件他來德國兩週所畫的素描小品。6件油畫創作都是採用類似水墨的長條形式,在西方寫實中探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東方山水精神。現地創作的素描小品,則是在德國街頭及博物館參觀所見的各式雕像紀錄。王老師在台灣接受長期美術教育,複製的石膏像素描是基本功。他表示此次以再練功的心情直接面對原作,一方面幫助自己凝視描繪對象的細節,也希望能藉由更多的紀錄累積,自然呈現德國人的文化及美學觀。藝術家段大中展出八幅作品,以建築來架構水墨感的作品,呈現墨色與墨韻的現代感。周文麗藝術家則展出三幅作品,更是具有東方禪意,佛學美感的心象表現,表現性的繪畫風格表達了東方新存在的藝術美學。8月31日展出結束,晚上19:00將以前衛的音樂行動做爲展覽覽畢幕式。期盼台灣的新存在藝術與歐洲文化藝術互相激盪出心靈的火花,更增添台德藝文交流光彩。展場:Kurt Mühlenhaupt Museum展出藝術家:王以亮 、王德合、周文麗 、段大中。策展人:林琬千展期:2025.7.18-8.31開幕酒會:7/17(四)19:00閉幕酒會:8/31(日)19:00歡迎蒞臨指導資料照片提供王以亮,王德合。風華再現 方惠子彩墨工筆畫個展登場
風華再現 方惠子彩墨工筆畫個展登場 114.07.05. (記者張家驤/嘉義縣報導) 自7月3日至7月25日,在嘉義縣中埔鄉嘉檳文化館舉辦的方惠子彩墨工筆畫個展正式登場了!歡迎各界貴賓蒞臨指導,觀賞佳作、共襄盛舉! 本次展出並於7月5日上午10:30舉行開幕茶會,在出席溢座的場景中,由主持人宣布「方惠子彩墨工筆畫個展茶會」開始,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在介紹出席貴賓後,首先由中埔鄉鄉長李碧雲致詞,接續則有嘉義市議員、多位藝文界人士及貴賓致詞。最後由展出人方老師致詞感謝出席來賓,並闡述了彩墨工筆畫創作的過程及意涵。而方老師在介紹出席家人的畫面,除了展現溫馨和諧,更彰顯了家人是方老師創作成功的支持動能。隨後由方老師特別提供墨寶畫扇10支,供來賓摸彩,現場互動熱絡,而中彩者更是無不喜形於色。在自由觀賞及茶敘時刻,來賓們對畫作的細膩精緻、創意及耐心都有著極高的評價與肯定。 方惠子老師,1941年生,嘉義人。曾任職於署立嘉義醫院,於民國92年退休後,全心投入彩墨工筆畫創作。自幼熱愛繪畫,師承多位國寶級畫家,包括王雙寬、馬相柏、吳燈錫及王宏一…等名師。王雙寬老師曾讚譽她為「藝壇新秀」,並鼓勵其持續創作。方老師以傳統工筆技法融合現代水墨語彙,風格細膩典雅、婉轉柔美,作品貼近自然與生活情境,細緻描繪人物神韻、花鳥靈巧、鄉村純樸與空靈景致,件件皆為用心之作。本次展出歷年精選70幅作品,為難得一見的大型個展。 方老師表示,繪畫須從「細心、耐心、用心」著手,並藉由創作陶冶性情,傳達情感與內涵。她期盼觀眾透過此次展覽,體會工筆畫的沉靜之美,在喧囂中尋得心靈的寧靜與生活的美好,進而提升家庭幸福感,共創祥和社會。 得獎紀錄: 2007彰化縣長青園國畫現場比賽第一名(金牌獎)、2008國際第二屆書畫交流比賽榮獲優選奬、2008–2009亞太國際彩墨藝術聯盟工筆畫比賽 榮獲彰化市長獎、台中文化局長獎、2010亞太國際彩墨藝術聯盟工筆畫比賽社會組第五名、ASIA台灣國際藝術比賽第三名、2013日本書藝院國際文化交流比賽 榮獲推薦(金牌獎)、2014–2016日本書藝院國際文化交流比賽 榮獲特選(銀牌獎)、2017日本書藝院國際文化交流比賽 榮獲推薦(金牌獎)、2018–2024日本書藝院國際文化交流比賽,榮獲特選(鑑察員)、獎勵賞等多項肯定。 展覽資訊: 展 期:114年7月3日(週四)至7月25日(週五)開放時間:上午09:30–12:00、下午1:00–4:30(週一休館) 展出地點:嘉義縣中埔鄉嘉檳文化館(嘉義縣中埔鄉中埔村128號之2)走過一甲子賴銘傳鐵雕藝術家《一銘驚人 .鐵定傳奇展》嘉義鐵孩子--十週年特展梅嶺美術館盛大展出
走過一甲子賴銘傳鐵雕藝術家《一銘驚人 .鐵定傳奇展》嘉義鐵孩子--十週年特展梅嶺美術館盛大展出. 114.07.02(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在自7月2日到7月20日展出著名的--嘉義鐵孩子十週年紀念邀請展〈一銘驚人,鐵定傳奇〉賴銘傳鐵雕藝術創作展,現場共有鐵雕藝術創作近百件及特別展出水彩,油畫共125件。每一件創作就是一個特別的永續故事,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特別展出。7月5日(六)早上十點並舉行開幕式,梅嶺美術館誠摯邀請大家前往參觀,現場提供多樣適合親子互動的創作展出,深富童趣。嘉義鐵孩子--賴銘傳老師,帶著一股在地嘉義人的勤奮氣息,身手俐落的把各項廢鐵成金,只要是能想到的物件,經過頭腦思考,手繪草稿,尋找適合傢俬,以回收五金、鍋蓋、刀叉、茶壺、熨斗、圓鍬、汽油桶、機車排氣管…等廢棄金屬為材料,透過焊接、組裝與烤漆,組裝、打磨、焊接……巧妙搭配就可完成。讓人懷疑他是否擁有金手指?他表示從十年前自己五十歲時,孩子漸長,家庭責任減輕,遂一個人領光積蓄,只為完成自己的一個想法,自辦了一場田園鐵雕展,還記得稻田中的大瓢蟲,長頸鹿,斑馬,小鳥…童趣的鐵器組合。引起大家關注到現在~也為大家帶來”廢物再利用”或者”組合之後重新展現物件新風貌的生活永續新思維。他認為人生不過百年,但是鐵雕藝術品長存~也許幾代人之後人們會忘記他的名字,但是鐵雕藝術精神卻是能流傳後世的。在本次展出的20幾件畫作~部分有40年前曾經就讀稚暉高中時的風景寫生,有最喜愛的玉山景致,有農婦折玉米的風情畫,更有農夫幫自家黃牛穿鞋套(因為瀝青地面太熱了)的歷史畫面~展出數量雖然不多卻是張張精采!這幾年當賴銘傳在位於民雄鐵雕工作室裡,在無數個酷熱天氣中製作鐵雕;全台走透的參觀展覽自我見習,走在藝術的路上既孤獨卻又精彩,一路上有慧眼獨具的朋友欣賞,欣喜藝術同好恰逢知己的相惜,就是自己辛苦創作歷程裡最令人安慰的事。而嘉義鐵孩子--聲名遠揚~賴銘傳的工作室除了全台各地的邀請展出,還有遠從新加坡,美國等各地學子或是藝術家前來拜訪參觀。他也不吝指教一二。七月份在家鄉嘉義縣梅嶺美術館的十周年盛大展出也恰人生60歲一甲子的紀念!!展出期間有焊接體驗活動/7/6、7/13、7/20(日) 下午2:00-3:30賴銘傳老師將會親自在現場教大家安全的焊接技術的體驗~暑假的開端歡迎喜歡在生活裡動手作的朋友們前梅嶺美術館欣賞這場別開生面的〈一銘驚人,鐵定傳奇〉藝術展出也看看藝術家勵志奮鬥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