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痕繪靜故鄉情, 彩影靈動人心弦~蔡伶霞鋼筆輕水彩-鹿草文化學堂展出~113.08.04
(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嘉義縣鹿草鄉文化學堂於8.1-9.28展出返鄉藝術家蔡伶霞老師40幅精彩鋼筆輕水彩畫作~〔畫我家鄉-鹿草〕~紀錄故鄉之美。
今(4)日上午九點半舉行開幕茶會~縣長翁章梁,文觀局長徐佩鈴,鹿草鄉長嚴珮瑜,議員江佩曄到場鼓勵,鹿草寫生會鄭炳煌會長、會員們及鹿草各村村長,鄉親們蒞臨欣賞。縣長翁章梁聽完蔡老師的導覽說表示~「如果鄉親們熟悉鹿草鄉景,透過蔡老師細膩的鋼筆輕水彩技法,從展覽作品對照現實建築,相信可以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視覺享受!也從特別的角度欣賞鹿草之美。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蔡伶霞老師出生於嘉義縣鹿草鄉竹山村。曾在能仁家商擔任33年專任美術老師,2021.8.1退休。血液裡流淌著對故鄉的熱愛源自於務農的父親。看到爸爸罹患巴金森症也堅持每天到深愛的農田巡禮;媽媽的阿滋海默症這麼嚴重,決定退休,鮭魚洄流~游回到家鄉。白天到農田工作、照顧父母,直到他們上床睡覺,晚上9點~12點是畫畫的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繼續學習。蔡伶霞老師說:「在我小學四年級升五年級的暑假鄭炳煌老師教我畫畫,發現我對繪畫的領悟力特高,開啟了,我對繪畫的興趣。國中、高中兩次縣市的第一名(都是鹿草寫生會鄭炳煌會長老師指導我的,當時我四年級,他國中二年級,他的指導老師是陳哲夫老師)至今,我依然非常尊敬鄭老師。感謝老師對我的指導。愛好繪畫,喜歡旅行的我~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臉書上發現「Google 街景之友」的社群,畫友們用鋼筆 [➕]
水彩的一種速寫方式,非常令我著迷,對於喜歡旅行的我可以滿足需求。回鄉農閒之餘,我騎著腳踏車,發現家鄉很多村落保存許多磚瓦房舍,加上濃厚的人情味,它們成為我的練習主題~。
感恩爸爸媽媽對我的教養,感謝鹿草鄉嚴珮瑜鄉長的賞識,感謝翁縣長親臨及鹿草寫生會好友們,長官貴賓的支持。」鹿草鄉長嚴珮瑜表示~感謝鹿草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畫家們,把資源帶回家鄉社區。例如鹿草寫生會...。而蔡伶霞老師曾自費將家鄉風景以鋼筆輕水彩繪畫方式出版成桌曆與好友分享,「畫我家鄉-鹿草」深獲好評,這些日積月累的習作,成了她記錄家鄉最好的創作。隨著時代變遷,有些景物也許將不復見。她將繪畫成果放在網路社群上與大家分享家鄉之美!!」蔡老師將於展覽期間~每週六早上九點到十二點在展場導覽。並歡迎七十歲鄉親到場,將免費協助長者鄉親們拍照,並將連結藝術家好友們將照片繪製藝術化肖像。也期待來年的成果展出。展覽期間來現場參觀展覽,將贈送到館民眾一張免費的酷卡明信片作為紀念!圖案隨機贈送,明信片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展覽名稱:畫我家鄉~鹿草:蔡伶霞老師的鋼筆水彩創作展
地點:鹿仔草民俗文化學堂一樓展間
開幕時間:113/8/4 上午09:00
展出時間、地點:113/8/1-113/9/28 鹿仔草民俗文化學堂一樓展間
指導單位:文化部、嘉義縣政府
主辦單位: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承辦單位:鹿草鄉公所
更多...
臺陽美術協會欣逢創會九十周年第八十七屆臺陽美展~ 重磅畫家首次聚珍梅嶺美術館
臺陽美術協會欣逢創會九十周年第八十七屆臺陽美展~ 重磅畫家首次聚珍梅嶺美術館 113.07.21 (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臺陽美術協會欣逢創會九十周年~重磅畫家首次聚珍梅嶺美術館。梅嶺美術館113.7.16~8.4迎來一場盛大的重量級的展覽,那便是臺灣美術史上歷史悠久的臺陽美術協會~欣逢成立九十周年第八十七屆臺陽美展首次在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舉辦。今(21)日下午三點舉行開幕典禮暨頒獎儀式,現場聚珍北中南各地資深前輩藝術家,可謂重磅登場。典禮開始首先恭讀賴清德總統及蕭美琴副總統賀電~並由賴武雄理事長於李梅樹畫家贈送的古老畫框上簽名及寫下~源遠流長~期許臺陽美術協會會員們薪火相傳,借古開今,為臺灣美術史繼續努力。接續頒獎儀式,將榮譽頒發給本次臺陽美展獲獎的優秀畫家~分別是金牌獎許秀玟,銀牌獎楊惠安,嘉義區入選劉婷瑟,臺陽美術協會莊玉明秘書長表示:臺陽美術協會1934年11月12日成立,創始會員有陳澄波、楊三郎、李梅樹、廖繼春、李石樵、陳清汾、顏水龍等臺灣第一代前輩藝術家及日人藝術家立石鐵臣。「臺陽」名稱是由顏水龍命名,成立大會則由李梅樹草擬聲明書及會則,唯一的日籍創會會員立石鐵臣上臺朗讀宣言,自此誕生了臺灣美術史上非常重要的美術團體,1935年5月4日至12日於臺北市南海路的臺北教育會館舉行第一屆臺陽展,後因戰事時局於1945、1946、1947年不得不停辦三次展覽。臺陽美術協會為國內歷史最悠久且持續辦展的美術團體,分為油畫、膠彩、墨彩、雕塑、水彩、版畫等六部,目前會員85位及1位預備會員,理事長為臺藝大榮譽教授賴武雄。欣逢臺陽九十年,前臺陽評議員陳銀輝教授夫人楊淑貞女士捐贈臺陽美術協會新臺幣壹佰萬元,將設陳銀輝獎,鼓勵後進。臺陽美術協會賴武雄理事長表示:「非常感佩師母楊淑貞女士,延續陳銀輝教授藝術精神與支持臺陽的美意。期盼社會各界持續支持贊助臺陽美術協會之發展,豐盈臺灣美術史底蘊;會員協力團結,傳承前輩藝術家精神,建構臺灣藝術文化主體性 !」臺陽美術協會莊玉明秘書長再次說明:目前臺陽美術協會九十歲以上的資深會員藝術家包括林顯宗、周天龍、陳景容、王守英、吳隆榮等,與臺陽九十年的歷史相輝映。今日下午在梅嶺美術館開幕式之後,安排參觀臺陽前輩藝術家位於新港的林國治美術館,由莊玉明策展「跨越濁水溪~林國治與臺南特展」,深入了解臺灣阿里山畫家林國治一生熱情實踐藝術追求的精神。今年第八十七屆臺陽美術特展欣逢創會九十週年,並出版第87屆臺陽美術特展畫集,收錄會員、預備會員、顧問、邀請作品86件及徵件獲獎作品41件等,合計127件作品;賴武雄理事長序文「借古開今 源遠流長」及莊玉明秘書長專文「春風微微~戰前臺陽大事記」等兩篇文章,論述整理臺灣美術史中的臺陽篇章,兼具文史與藝術的發展。因空間考量,規劃優選以上得獎作品及會員、預備會員、顧問、邀請作品至梅嶺美術館展覽,共展出93件。出品藝術家包括賴武雄、吳隆榮、陳景容、吳炫三、蘇憲法、楊永福、倪朝龍、林顯宗、周天龍、林智信、張淑美、簡嘉助、蒲浩明、羅振賢等會員及黃光男、王哲雄、廖武治、郭宗正等顧問名家。本屆徵件獲獎作品~金牌暨國泰世華典藏獎油畫部許秀玟,銀牌暨鄭世璠紀念獎油畫部楊惠安,銅牌獎雕塑部鍾長青,優選獎張美玲、 劉梅芸、謝淑娟、陳純純、傅遠超、楊紋瑜,入選獎張杏熙、劉婷瑟、邱凡庭等。臺陽美術協會持續九十年來的發展脈絡與點滴,是臺灣美術發展重要的扉頁與篇章,會史九十年來首次至嘉義縣,相當珍貴與不易,歡迎社會各界及愛好藝文人士蒞臨參觀與指導。2024嘉義市當代藝術學會會員聯展,新藝代--共振頻率於113.7.18~113.8.11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展出
2024嘉義市當代藝術學會會員聯展,新藝代--共振頻率於113.7.18~113.8.11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展出113.07.21 (記者林慧茹/嘉義市報導)2024嘉義市當代藝術學會會員聯展,新藝代--共振頻率於113.7.18~113.8.11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3、4樓展覽室展出。展出作品約115件,以聲波、水波之間的共振~而產生出新頻率。多元領域更能相互影響並且創造新的可能。藝術創作如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語言,與彼此的共振對話~藝術家們將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語彙~用以油彩,水彩,彩墨,雕塑,漫畫,水墨...探索藝術多樣性,呈現個人風格、特質與創作活力。嘉義市當代藝術學會的前身是嘉義市鐵道藝術發展協會,成立於2003年11月,至今已經21年。當年嘉義市鐵道藝術發展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要以民間的力量輔助當時也成立不久的嘉義鐵道藝術村,初始的成員有各行各業的熱心人士,之後逐漸轉型為專業的藝術團體。2019年底,嘉義鐵道藝術村因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工程而吹了熄燈號,嘉義市鐵道藝術發展協會也於2021年1月申請更名為嘉義市當代藝術學會,創會長為李柏男。新的會名更加符合且能表達會員們的創作專長。現任第十一任吳幸娟理事長也是本次展覽策展人表示: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通常被稱為「當今的藝術」,我們也可以說當代藝術是由在世的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當代藝術一般定義為現代藝術(Modern Art)1860--1970之後至今日所產生的藝術。嘉義市當代藝術學會,目前有會員95人,年齡層廣泛。其中有多位嘉義地區成就卓越的藝術家,近年也網羅了多位以多元新媒材創作的年輕藝術家,甚至有幾位外籍藝術家。成員作品種類多樣,極具當代藝術意涵,各擅勝場。嘉義是歷史悠久的畫都,藝術家生產與匯聚之地,聚焦於文化、生活和獨到的創作精神,進而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的能量。本會匯聚了嘉義地區優秀的藝術家,展現多元、豐富和不斷演化的新面貌。前來欣賞的觀眾們可以透過體驗藝術美感與情感共鳴,進一步深入探索藝術與文化的深層意義。誠摯邀請大家蒞臨參觀展覽,分享當代藝術學會藝術家們~~創作情感所依的同頻共振的喜悅。壺器平安,杯盤呈祥~台灣瓷繪藝術協會會員聯展細緻展出~
壺器平安,杯盤呈祥~台灣瓷繪藝術協會會員聯展細緻展出~113.06.30 (記者 林慧茹/嘉義報導)台灣瓷繪藝術協會成立於2018年,迄今已6年,在歷任理事長楊世圳、宋滿金、張至毓、及現任理事長林翠華的領導下,以及在名譽理事長徐瑞芬老師的指導下,會員孜孜習作,樂在學中,成果豐碩。為推廣瓷繪藝術,其間曾辦理瓷器彩繪體驗營,及多次的會員聯展,分別在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嘉義市地檢署及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等多處展出,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來參觀。嘉義市作為建城320年的古城,在眾多藝術前輩的努力下,自1938年起便有了「畫都」的美譽。市府團隊自十幾年前開始致力於推動「再創畫都生命力」計畫,並103年7月成立了美術館籌備處,109年10月美術館正式開幕。這二年市府繼續提出了十大旗艦計畫,包括文化新絲路計畫、文化新基地計畫、舊城創新生計畫、教育新世代等,是為了打造更美好的城市願景、提升城市競爭力、促進文化教育環境的發展,以及實現永續城市的目標。國際瓷繪藝術家也是該會名譽理事長徐瑞芬老師,台灣嘉義人,1989年移居紐西蘭。2002年,在前紐西蘭瓷藝協會總會長Gay Carroll的引領下,進入以西方人為主導的瓷繪世界,並受June Jolly老師啟蒙,開始學習瓷繪技藝徐瑞芬經常尋訪各國名師,以精進瓷繪技巧。十多年間,已訪遍英、德、澳、美、日、墨等國20幾位名師,技藝早已渾然天成,融合西方工藝與東方語彙而自成一格,充分展露「瓷」與「繪」結合之極致風華。該會今年度展期訂於6月26日至7月14日止,由現任林翠華理事長帶領會員於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3樓展出,主題為「壺器瓶安,杯盤盛祥」,展出會員作品包括大小茶壺、花瓶、咖啡紅茶杯組、餐具盤組、品飲小杯及雙杯組、擺飾件等約百餘件,將瓷繪藝術帶入日常生活的用器中,呈現美好的生活氛圍,繽紛多彩,琳瑯滿目。今日(30)上午十點舉行開幕茶會,現場貴賓雲集。衷心希望此次展出能為參觀者帶來愉悅放鬆的感受,並期能推廣瓷器彩繪藝術的學習風氣,以達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美感生活。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指教,更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瓷器彩繪藝術。圖文/市府、張文林《越境者詩歌:陳飛豪個展》詩與歌引領民眾以藝術視角認識台灣
《越境者詩歌:陳飛豪個展》詩與歌引領民眾以藝術視角認識台灣 113.06.30 (記者游明蘭/嘉義市報導)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美館)自6月25日起,側棟2樓特展區展出《越境者詩歌:陳飛豪個展》,藝術家陳飛豪以文史議題為主軸,展示一系列錄像作品。身兼藝評人與藝術家雙重身份的陳飛豪,擅長使用文字書寫結合觀念性的影像創作,作品經常關注臺灣歷史與文化發展歷程,探討東亞文化的交流與變遷。 在此次個展中,藝術家陳飛豪以「越境」為發想,並由「詩」與「歌」切入,檢視過去殖民時代,各種異文化交會於臺灣的歷史現象,展場中透過《越境者翻譯文件》、《沖繩之歌與新加坡女傑譚》與《怪談的治理》三件錄像作品,探究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史,檢視各種異文化跨域流動的時代特徵。 《越境者翻譯文件》將日治時期在臺日籍詩人,以古典漢文描述臺灣風景的漢詩創作為主軸,此部影像將詩文中部分漢字抽換成臺語羅馬字,構成臺文漢羅混寫形式的新影像腳本,並以當代風景重塑成「仿日記電影」,解構「漢詩」的書寫形式與殖民凝視下的島嶼風景。 《沖繩之歌與新加坡女傑譚》拆解了「紀錄片」的組成元素,諸如口白、影像、音樂與檔案等,組合成新的影像裝置,其講述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擴張,當時在臺灣例如西川滿等作家也跟隨著這股「南進」政策,使得南洋書寫的風氣蔚為潮流。此區的影像內容,也帶出沖繩島歌「新加坡小調」和二戰宣傳歌曲「昭南島風景」中的新加坡,以此解讀不同歷史背景下對「樂園之島」的想像。 《怪談的治理》則呈現西方學術的思潮進入日本,進而與日治時期的臺灣本地文化交會的現象,其中一例為曾留學日本的臺灣佛教學者曾景來,以理性主義方式解讀臺灣的各種神怪傳說。《怪談的治理》以歌仔戲的形式,探討本地的臺灣怪談如何在西式人文科學的影響下,加入了「現代化」色彩。 透過陳飛豪個展,可以深刻了解到地方文化的多元樣貌,是在累積與傳播的過程中逐步成形,而嘉義的文化特色正是一個典型範例。在嘉義的藝文發展過程,傳承既有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新興的外來文化,呈現了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特徵。藝術家陳飛豪的作品可讓我們從可見、可聽的「詩」與「歌」的文化語境,檢視過去異文化流動的時代徵候。如同,嘉義作為藝術家的故鄉搖籃,正也是兼容並蓄的文化涵養,吸引著許多優秀藝術家得以將外來文化養分結合在地文化,萌生且開創更多精彩的思維與創作,共同成就「畫都」的美名。這種包容與多元的特性,不僅是嘉義市的特色,更是臺灣文化的縮影。 展覽期間也邀請陳飛豪於7月20日下午3:00於嘉美館特展廳現場導覽,透過藝術家的現場導覽,能讓觀眾直接了解此次創作脈絡。本展也與台灣南方影像學會串聯,歡迎對影像賞析及臺灣文史有興趣的藝文朋友們,同日晚間參與南方影展的活動。圖文/美術館 《越境者詩歌:陳飛豪個展》展覽資訊 ✦展期|2024/6/25 (二)-2024/8/25 (日) ✦指導單位|嘉義市政府、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嘉義市立美術館、台灣南方影像學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天美藝術基金會 ✦參展藝術家|陳飛豪✦藝術家導覽活動 時間:2024/7/20 (六) 15:00-16:00 地點:嘉美館側棟2樓特展廳✦西川滿.地方史.散文電影-南方影展「赤崁當代記」串聯放映會 時間:2024/7/20 (六) 19:00-21:00 地點:持酒書室映像館鄭弘國油畫展《田園心,故鄉情》以細膩的內在呈現追憶的似水年華~~
鄭弘國油畫展《田園心,故鄉情》以細膩的內在呈現追憶的似水年華 113.06.24 (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財團法人嘉義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於昨(23)日早上十點在北回基金會藝文展示館舉行~藝術家鄭弘國油畫展“田園心,故鄉情”開幕茶會。與會貴賓蔡易餘立委,鹿草嚴珮瑜鄉長,江佩曄議員、忠和國中黃雪惠校長、水上國中洪文祥校長;藝文界好友~~林國治美術館董事長林虹昱賢伉儷,台陽美術會莊玉明秘書長,嘉義市美術協會王德合前理事長,嘉義縣美術協會顏永中理事長與李國聰評議員賢伉儷,還有許多嘉義縣市美術協會的伙伴,陳哲夫老師,鄭炳煌老師帶領的“鹿草寫生會”畫會好友們,當代藝術吳幸娟理事長,尹信方前理事長。戴明德教授,蔡設訓董事長,鄭弘國油畫家中華電信同事,,,等,蒞臨祝賀者眾。 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林進一董事長欣喜高朋滿座,熱忱歡迎大家共襄盛舉到基金會展示館,欣賞鄭弘國藝術家~濃厚的古典畫風,充滿純樸田園氣息與寧靜的美好。 這是新遷址展示館繼游清文,王德合之後的第三位力邀畫家。財團法人嘉義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27年,在董事長林進一無私奉獻與帶領之下~ 致力以文化藝術保存-傳承-發展-創新軸線發展。鄭弘國畫家表示這是自己睽違十幾年來受邀舉辦個展。 自退休以後就走入繪畫世界,藉此去探尋與療癒,追憶與回憶。 本次展出自2011年以來至今~精選的十七幅田園風光畫作。 會中王德合老師則以十九世紀法國楓丹白露畫派(鄉村田野畫家米勒,及科洛)與鄭弘國老師的畫風作為對照。並賞析作品讓人體會出~恬靜安詳平和與世無爭的寧靜感,也是畫家內在的呈現。戴明德教授則以自己觀察莫內稻草堆畫風感想作為對鄭弘國老師畫展的回饋。鄭弘國老師表示自己的繪畫裡有多有綠色元素代表大自然與和平。黃色則象徵豐收豐富。自己是嘉義縣水上鄉三界埔的農家子弟,小時候與父母農作時的時代背景現今已不復見,但是那時的生活點滴確實令人回味無窮的生命之美,例如:在田園裡農作,身體沾滿與大地連結的泥土,只有在父親的一聲令下,大家方從農忙之中休息,走入田邊溪澗清洗乾淨享受清涼;陽光下的揮汗, 因為看到稻米結穗飽滿,心生喜悅;傍晚涼風吹拂,炊煙裊裊歸家之樂,幸福感十足……如同文學名著《追憶似水年華》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名言~有回憶才是完美人生。 (Memory is the perfect life.)研究美術史的台陽美術會莊玉明秘書長分享欣賞鄭弘國畫家展覽三個重點:其一,畫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外,因著自己的生命歷程,記錄所見所聞的生活,透過個人構圖配置的巧思,詳實的呈現,留下無比珍貴的記錄。是一種社會責任。其二,銜接前後輩畫家傳承的責任。(出身水上鄉鄭弘國為出身鹿草鄉的阿里山畫家林國治老師玉山中學的學生。) 其三,藝術家美感植入,走入社區美學的責任。 結語:這快速變遷時代,我們都有負責傳承的責任。因此在水上鄉北回23.5這樣的交通樞紐,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進一帶領,提供溫馨的展示空間,以藝會友, 實現傑出企業對社會(社區)藝術美學無私的付出,值得令人敬佩。”田園心,故鄉情”鄭弘國油畫展以畫家自己細膩的內心去呈現想要追憶的似水年華。 帶領大家走入一個田園靜謐喜悅的藝術生活“視界”展覽自6.17至9.16歡迎自由前往財團法人嘉義北回文化藝術基金會參觀。嘉義市美術館新任館長陳佳琦今佈達就職 黃敏惠市長期許藝文活水注入公部門
嘉義市美術館新任館長陳佳琦今佈達就職 黃敏惠市長期許藝文活水注入公部門 113.06.14 (記者游明蘭/嘉義市報導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美館)新任館長佈達典禮今(13)日在美術館4樓文化沙龍舉行,由視覺藝術與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博士接任美術館新任館長,黃敏惠市長親自主持典禮,並與多位貴賓共同見證下,完成印信交接及宣誓就職儀式。黃敏惠市長感謝貴賓與各界藝文人士長期以來對嘉義市文化發展的鼎力支持,並肯定林金龍代理局長以及前任館長賴依欣帶領美術館同仁並為嘉義市藝文以及美術展覽努力,期勉新任館長陳佳琦透過專業涵養與實務經驗,為富饒的文化城市更添創意、強化藝文資源的整合與行銷。 黃敏惠市長也特別為大家介紹新任館長陳佳琦,擁有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與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曾任職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以及《今藝術》採訪編輯等職位,累積了豐富的學術研究、博物館及媒體相關工作經驗。近年來,陳佳琦館長多次擔任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片委員,以及文化部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升級計畫的審查與訪視委員。此外,她還參與並協助多項展覽與研究計畫,如2021年嘉義市立美術館的「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展覽,以及2019年與日本合作之「臺灣與日本:超越時代與國界的民間寫真史研究計畫」,在學術研究與藝術行政上皆具一定經驗與專業。 黃敏惠市長期許借重具備跨領域人文背景的陳佳琦來擔任館長職務,未來不論在美術館主題展策劃、國際交流、桃城美展、藝文教育推廣等活動,必能與美術館同仁齊心努力,發揮更多創意,強化文化資源整合與行銷;透過豐富的藝術專業涵養與實務經驗,將民間藝文界的新活水引入,帶動美術館的新觀念、新思維,為更好生活的永續城市努力。黃敏惠市長說,人文是城市良好的根基,陳佳琦館長承接美術館館長是重要的責任也是一大挑戰,期待未來在陳館長帶領下,繼續讓嘉義市的文化向下扎根,讓城市處處有人文、處處都有藝術。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是一座人文底蘊深厚的城市,「嘉義市以人文立城,因為文化讓城市充滿豐沛能量」,嘉美館是非常重要的基地,也是城市中的「大客廳」,特別感謝賴依欣前館長,以及藝文界的各位前輩不斷累積能量,透過藝文、人文交流,以及精彩的展覽,讓畫都永續,此外,也肯定林金龍代理館長在代理期間的全心付出,也積極推動美術館的各項活動,包括2023年剛結束的首檔主題特展「懸置的界線」,以及正在展出的第二檔主題特展「天天上演」、「鈴木貴彥個展」等精彩展覽。 新上任的館長陳佳琦表示,嘉義市立美術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已經在全臺灣的藝術界建立了很良好的口碑,也擁有很好的品牌形象,這是過去黃敏惠市長、整個嘉義市政府還有市議會的大力支持,以及文化局與歷任館長的努力之下,為嘉美館奠定良好基礎。還記得當時我與許多藝術愛好者們一樣。被嘉美館的空間與展覽吸引,然後喜歡上嘉義這個美麗的地方。我也曾經參與過展覽協作以及博物館的評鑑工作,獲得了很多愉快的工作體驗。在過程中,逐漸地觀察到嘉義市立美術館坐落於非六都城市,總預算無法與直轄市相比,但卻能讓嘉美館在全國城市美術館潮流當中,率先成為典範,不僅有獨立的編制和預算,更能讓藝術展演能夠擁有很自由運作的空間,這是相當不容易。也正因如此讓我決心接下這份挑戰,並今天開始,將要從一個美術館的好朋友那轉換身份,承擔起美術館館長的工作。 陳佳琦館長說,深深的感謝黃敏惠市長對我的任命和期勉,承接美術館館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未來也將發揮所長,繼續提升嘉美館的能量,延續既有的美術史、當代跨域與在地性這三條主軸,深化議題並拓寬視野;同時,也讓參與的策展以及研究的藝文好朋友們,都能在過程中留下美好的經驗和回憶。嘉義市是一座人文薈萃、重視藝術文化涵養的都市,希望未來能夠延續大家對嘉美館的美好印象,以及對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持續守護嘉義市立美術館這個閃亮亮的招牌。圖文/觀光新聞處你容我融‧藝起花現幸福書法花藝融合聯展即日起文化藝廊展出 黃敏惠市長邀全民把握展期共賞
你容我融‧藝起花現幸福書法花藝融合聯展即日起文化藝廊展出 黃敏惠市長邀全民把握展期共賞113.06.14 (記者游明蘭/嘉義市報導)邁入盛夏的6月中旬,嘉義市北園國小於文化局3樓文化藝廊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藝術展覽—「嘉義市113年度書法花藝融合聯展-你容我融‧藝起花現幸福」,這次展覽自6月13日至6月23日為期11天,一共展出45幅畫作,包含36幅學生與9幅陳趙美重女士的作品。今(14)日辦理聯展開幕典禮,黃敏惠市長也特別到場與孩子們同樂,並肯定學校及老師的用心努力,透過花的藝術,落實融合教育的精神,同時,黃敏惠市長也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來看看孩子們的創意畫作。 市長黃敏惠表示,北園國小特教班的學生與普通班學生交流互動,就像在社會中撒下愛與包容的種子,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其實擁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力。今年度書法花藝融合聯展的創作方式有別以往採撕貼畫創作模式,改以花卉元素結合書法的手法進行創作,透過藝術的魔力引導孩子「發現幸福」,藉著正向的融合學習活動體驗,給予每個孩子發揮潛能的空間,找到屬於自己的亮點。 黃敏惠市長說,每幅作品都相當優秀,看的孩子們的創造力爆發外,穩定度也提升,每一位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真的很感動,感謝崇她社每年都舉辦這麼有意義的聯合展覽以及謝謝各位師長長期以來為嘉義市融合教育的努力與付出,建立一個尊重和包容的學校文化,不僅展現了孩子們的創意與活力,也帶來了積極的變化和正面的社會效應。同時也藉由多元化的課程設計和校園活動,提供一個友善的融合教育環境,鼓勵普通生與特教生間互相合作、學習彼此之間的不同,促進全面的發展和成長。 國際崇她嘉義社長陳明賢表示,國際崇她嘉義社每年都會參與北園國小多元融合教育成果展,今年也不例外,看到牆上一幅幅精彩的作品,真的很感動,每一位孩子都很棒也很厲害,國際崇她嘉義社長以誠信關懷人群與服務的精神,致力於建立美好社會而努力。特別開心母親陳趙美重也能參與此次畫展,母親至70歲才開始作畫,至今已經15年,並且現在仍然持續創作,期待未來在市府團隊的用心下也能持續多元跨領域永續發展。 教育處長郭添財表示,今年度以「你容我融‧藝起花現幸福」為主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北園國小天使寶貝班9位學生,與校內四年級全體學生,並邀請嘉義市育人國小四年愛班學生,約85位師生共同合作,進行融合課程學習,並邀約陳趙美重女士共同參展,為文化藝術注入更多正能量和優質價值觀。 北園國小校長吳長頴說明,這次的融合藝術展覽不僅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課程設計方面,是以嘉義市教育發展綱領中的「人文第一、精緻創新」作為立基點,並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課程發展的上位思考行動,服膺SDGs目標4「優質教育」與目標17「多元夥伴」,期待透過三好精神,實踐普特共融之教育理念,如同天使寶貝班小物寓意「鑰你幸福」,透過藝術的魔力引導孩子開啟幸福之門,同時也媒合學校與社區資源,增強社區凝聚力,建立一個展現人文關懷、善行精神和美感價值的社會。期待各界都能一同來觀展,用愛與關懷一同創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友善幸福嘉義市! 展出的作品中,既保留了傳統書法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花藝的設計思維,巧妙地將花朵點綴於書法之中,花朵的生動與書法的堅毅相得益彰,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層次分明且充滿生動感,帶來豐富的視覺與感官享受。期待透過正向的融合學習活動體驗,拉近普生與特生之間的距離,擴展其不同的視野及多元的思維方式,給予每個孩子發揮潛能的空間,找到屬於自己的亮點,累積孩子們滿滿的幸福力。 圖文/市政府墨彩動人心~林勳諒老師73〈大自然是我的調色盤〉特展梅嶺美術館精彩展出
墨彩動人心~林勳諒老師73〈大自然是我的調色盤〉特展梅嶺美術館精彩展出 113.06.10 (記者/林慧茹嘉義縣報導)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六月份特邀朴子地區深耕多年的藝術家林勳諒老師展出~林勳諒老師73〈大自然是我的調色盤〉特展。主要是為表彰其藝術成就及師承恩師吳梅嶺老師藝術教育的精神。並由知名藝術家兼美術史研究者莊玉明老師策展~ ( 繼策展嘉義前輩資深藝術家林國治老師、蘇嘉男老師、黃照芳老師、黃守正老師及策畫藝術推手何明宗董事長專輯之後,受邀策展林勳諒老師73創作展。)本次展出林勳諒老師水墨水彩、粉彩、水彩。分為三個主題:墨韻鄉情、水光彩影、粉隨筆。 林勳諒老師表示從最早的一張畫作是48年前的水墨作品,一 直到近期作品,共200件創作,歡迎大家來欣賞。 展出日期:為6月4日起至6月30日。 開幕茶會:6月8日上午10:00 座談時間:6月8日上午11:00 由朴子在地知名樸韻合唱團精彩開場。與會貴賓來自北中南高達四五百人,熱鬧非凡。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親臨致意林勳諒老師藝術創作創作所帶來的美好。並表示:嘉義縣美學力的提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未來將推動‘’藝術下鄉‘’到各鄉鎮公所,讓藝術更貼近民眾生活。 梅嶺美術館與朴子藝術公園自去年整建成為無界限的藝術場域,提供藝術家們優質展場,也讓民眾們走入藝術家的創作世界,共感生活的豐富與美好。林勳諒老師傳承其恩師藝術教育精神,勤於創作與美術教學,值得敬重與推崇!也期盼大家對吳梅嶺老師藝術創作與無私的奉獻精神代代長存。 當日開幕式結束後規劃藝術家座談會。邀請同為吳梅嶺弟子的嘉義大學長榮大學張權教授,資深藝術家陳政宏畫家,教育家陳進順校長,嘉義縣創意美學協會蘇奕菁理事長,嘉義縣美術協會顏永中理事長。 策展人美術史研究者莊玉銘老師主持與談表示:座談會讓大家了解到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短短二個小時的討論卻是藝術家走了一輩子啊!!非常令人感動.....。”資深藝術家陳政宏畫家表示~林勳諒老師的展覽讓大家可以看到他三四十年前到現在水墨功力的轉變。對美術專業的執著。這次73特展非常可貴!嘉義大學長榮大學張權教授則分享上吳梅嶺老師的趣談說:上老師的課可以空手到,因為老師會為學生準備繪畫用具,還有吳梅嶺老師最早期會由靜物寫生入門。而林勳諒老師從國小五年級至今,在繪畫的藝術世界勤懇,是吳梅嶺老師的得意弟子之一。策展人莊玉明老師讚說林老師畫作經典~如同寯永台語老歌”望春風”。教育家陳進順校長以影響林勳諒老師的傅涓夫藝術家的“自強不息”美好理念給與無限祝福。嘉義縣創意美學協會蘇奕菁理事長,嘉義縣美術協會顏永中理事長的繪畫啟蒙老師都是林勳諒老師,則暢談與老師的結識,並表示老師是溫和鼓勵的方式教學,其教學精神影響至今。資深藝術家李國聰與南藝大黃猶欽教授在座談會有精彩對話。南藝大黃猶欽教授分享其觀察研究嘉義縣市藝壇~和諧又團結非常,而林老師的展出近半世紀的創作是一項個人內心轉變的大工程。這都是專屬藝術家的創作所得~寄予無限的祝福!!座談會中並由林勳諒老師自述藝術教學理念以及探討創作風格。與會者除了可以更了解藝術家創作脈絡,更可以提升參與談會的藝術美學素養。 林勳諒老師1950年生於嘉義縣朴子市,其藝術啟蒙恩師為吳梅嶺老(1897-2003)。 1972年他榮獲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美展水墨第一名,畢業後回到家鄉擔任美術教師長達35年。教職退休後林老師開設畫室,繼續開班授課春風化雨數十年,將一生無私奉獻於美術教育與家鄉。林勳諒老師的創作描繪出臺灣人文與景色的美好~ 水墨水彩交相運用,水墨交融,渾然天成,色澤調和自然溫順。明暗交織恰到好處,畫作取景長有其故事性,也如同攝影視角,捕捉畫面使景物剎那成永恆!!學會欣賞是我們與萬物生命連結的時刻,無論是水墨水彩粉彩,題材都是取之於大自然的生命,細細品味與感受豐沛的藝術洗禮~!! 另訂6月16日舉辦二場林勳諒老師畫室參觀,可以洽詢梅嶺美術館報名~歡迎大家一起深入瞭解林老師創作環境與過程的藝術世界。